|
发表于 2017-11-30 08:44:15
|
查看: 4428 |
回复: 14 IP:湖北襄阳 来自: 湖北襄阳
本帖最后由 弄扁舟 于 2017-11-30 08:45 编辑
看到拨过来的电话,陈彤心里就有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听说她今年一直处于欲走还留状态。
也许是因自小就被送人的缘故,现在的心情跟得知他走时一模一样。没有悲伤、说不上难过,仿佛若有所失,又好像也无所谓。走了就走了吧,都有那么一天,谁也不能例外。
四年前,他走的前两天,也让人带话说想见陈彤一面,陈彤拒绝了。忙,走不开,都是陈彤的借口。他走后,陈彤同样也没回去,只是让妻子带着儿子回老家拜祭。
电话里说三天后出殡,陈彤淡淡的表示知道了。无论是今天、明天、还是三天后,陈彤明白自己压根儿不会回去,照样打算让妻子带着女儿回去一趟罢。
说不清为什么,反正发自内心没有想回去见最后一面的愿望。陈彤不想骗自己、也不想强迫自己去骗他们。
他们就住在陈彤养父养母家五十米外的地方,只不过后来陈彤结婚了,就接了养父养母来城里同住。自打懂事起,大约四五岁吧,就知道是他们生了陈彤,然后又送给了陈彤那时候还是孤身一人的养父。
也许与他们注定父子、母子缘分浅,也许注定陈彤就是他们专门为养父生的。六岁那年养父才给陈彤找到养母,那是另一个故事。
记忆里养父养母似乎从来没有打算隐瞒,陈彤是收养的孩子这件事实。也许他们曾经打算过隐瞒,可是又怎么能隐瞒得住呢。
住的那么近,乡里乡亲嘴尖毛长者众、说是论非的德性多,这种事情要想不让人知道、不让人议论,除非把他们都变成哑巴,就是变成哑巴他们也会暗地里腹诽。
陈彤自己也觉得奇怪的是,自小就没有恨过他们为什么刚满月就把陈彤送了人,让陈彤幼年与少年记恨的是,他们对陈彤养父养母的态度不算好。
那潜在的意识仿佛在说,你们不要陈彤也就罢了,为什么还不善待养活陈彤的养父母呢?
幼年他们给陈彤的印象是恶劣而又粗暴的,他似乎总在打孩子,也就是那几个陈彤的亲哥哥们,她好像一直在吵架、骂人,不是吵他骂他就是与左邻右舍吵架。
除了陈彤之外,他们还有四个儿子,一个收养的女儿和一个亲生的女儿。其实,之所以把陈彤送人,是因为他们一心想要一个女儿。
在陈彤们老家,像这种一直生儿子而生不出闺女的人家,采取的迷信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儿子送一个给别人,一种是收养一个闺女做引窝蛋,送子娘娘就会给你送一个闺女来。
他们这两种办法都用上了,送走了陈彤,等了两年还是没有生出闺女,就收养了一个,结果很灵验,次年陈彤那亲小妹就到来了。
懂事后,陈彤最怕的是过年。平时陈彤总是躲着他们,而过年时,年初一养父养母会逼着陈彤去给他们拜年,单单拿着糖果瓜子送过去就走也罢,他们还要逼着陈彤喊爹喊妈。陈彤是死活也不愿意喊的。
记得就为拜年,养母曾经跪在陈彤的面前哭着求陈彤,养母说,你不去,他们会怎么说,别人会怎么想,肯定说是陈彤们在背后教唆的啊!
为了养父养母不背负骂名,一年上刀山下火海般的一次,陈彤鼓起勇气,噔噔噔拎着糖果瓜子一路小跑过去,然后憋足劲儿喊到“爹、妈,陈彤给你们拜年了。”再然后放下东西,跟后有狼追一样憋口气儿噔噔噔一路小跑回家。
还记得,他曾经在没有人的时候,把陈彤堵在半路里逼陈彤喊爹,陈彤不喊,他就脱了鞋子追着要打陈彤。或许只是做做样子,在陈彤看来真是可恨至极。
还记得,她曾经在没有人的时候,悄悄问陈彤,长大了养活谁?养不养活她?陈彤不肯说,她就告诉陈彤,是她十月怀胎生了陈彤,陈彤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娃娃。
陈彤觉得好生奇怪,心想,你们生我咋又不要我,你们不要我咋又要我喊爹喊妈、还想指望我养老送终!?
都说君子记人之恩,小人记人之过,也许不要说是君子,就是小人陈彤也称不上,也许陈彤根本就不该来到这世间。从小到大,陈彤都没有对他们产生过一丝一毫的感情。
印象里养父养母从来没有讲过类似要陈彤记恨他们的话,好像小时候还时不时教导陈彤说,即使他们没有养你,可是他们生你一场啊。
心平气静的想想,就算他们不要陈彤,把陈彤送了人,总归还是生了陈彤吧,毕竟只是送人,比起那些拿被子捂死、扔尿罐淹死亲生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又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尽管儿女众多,后半生他们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晚年,可以说过得十分凄惨。
老大根本就是撒手不管、不给他们养老。用老大夫妻两个的话说,养他们不如养两头猪。也许他们晚年也是这样在想,养几个孩子真不如养几头猪。
他们与他们这样说或这样想的理由都一样,一头猪养到年底也能换几个钱花花,而养他们能为自己干嘛呢。
老二年轻时身体就有毛病,经济条件差,平常照应一下还能将就,要想指望他吃饱、穿暖、看病、打针就脱离实际了。
老三全家在遥远的边疆,自己有自己的难处,平常的孝心只能用有限的金钱来表达,人老之后有许多问题不是用钱就能解决,何况还是有限的金钱。
老四身体也有些毛病,娶一个能的跟豆儿一样的媳妇,在照顾他们方面,可想而知,能有啥好说的。
大妹婚后一心想要生个儿子,结果十年生了四个孩子,最后一个是儿子,如今孩子们的状况是从大学、高中、初中、到小学跟梯子一样样的。
别人家不论是种地还是打工,好歹手底下总有几个余钱,他们倒好,至今欠别人债,一屁股加两肋巴。恰巧应了那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老话。
小妹家境也一般,在他走后不久,把她接去养活了三年。按照家乡的风俗,有儿子的老人是不能走在女婿家的。随着她一天衰老一天,最后只有送她回自己的家了。
如果说他们晚年曾经享过一点儿福,那就是享小妹与小妹夫的福。小妹夫实诚人,孝顺,对小妹百依百顺。
她生命的最后岁月,小妹特意辞工回来照顾她,没有辞工前,小妹夫每天骑摩托车跑二三十里去给她抓药、送饭。她嘴馋,喜欢吃生瓜梨枣,小妹夫就没给她断过的买来吃。
至于陈彤,在结婚后的那些岁月里,每年回老家次数有限,每次买些东西表示过心意,后来几年,每每回老家时,二百、三百的也给过零花钱。
但这些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他们养老的问题。再进一步作为,陈彤也能力不逮。而且还有一个在陈彤心里不能逾越的红线,那就是只要养父养母有一个还在活着,陈彤就不可能过多的照顾到他们。
尽管陈彤的养父养母并不曾表示过反对,然而陈彤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在这方面的所作所为让养父养母产生一丝一毫的不快。
生孩子难,养孩子更难!特别是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后,更深切知道,孩子的生,可以是在一念之间,最多不过怀胎十月,而孩子的养育之路,是何其漫漫艰辛!养父养母为陈彤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亲眼耳闻目睹他们晚年的凄惨,心底里也冷嗖嗖一片冰凉。
在农村,在过去,包括现在,都说养儿为防老,可是养儿却没有被养老的人为数还少吗?是不是养儿不如存钱呢?存钱了现在可以进养老院,只要钱到位,服务也到位。
陈彤曾经发自内心的对养父养母说过,如果有来世,陈彤还做他们的儿子,现在陈彤突然想:如果有来世,自己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陈彤想知道,今生,他们是否后悔过?如果有来世,如果自己还生在他们家,他们还会把陈彤送人吗?
|
-
总评分: 爱心 + 10
枣币 + 18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