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0-1 14:23:52
|
查看: 6736 |
回复: 24 IP: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襄樊国强 于 2017-10-1 14:57 编辑
一个很古老的寺庙,
斑痕剥离,杂草恣意。
堂内静穆,沉寂。
唯一的声音就是老和尚的心脏跳动。
传说那位老和尚修为极深,因为这个原因,香火自然很旺。
老和尚每天都在听香灰落入盘中的灵动和无常,烧得越旺,落的越快。
一个人的修行,简单快乐。日升日落,一片祥和。
有一天来了一个避难的小孩,出离红尘的老和尚,还是避不开缘分。
小孩执意留下做小和尚,甚至以死相誓。
“众生皆平等,你做得,我为什么做不得?”
老和尚心中暗惊,随帮他剃度,礼成。
这样过了几年,常来寺院的香客看到小和尚没有变化。
愚钝,笨拙,甚或常常出些差错。
香客们有了一些燥动,开始议论,
“老和尚是没有修为,我们看走了眼。”
“那个小和尚跟他那么久,还没有之前可爱了,也不开慧,真是气人。”
“我们还天天供养他,真不成想连身边的人也没有教化。”
这样的评论就像风,时有时无,老和尚一脸慈祥。
超度,诵经依然缓慢和平,静谧友好。
又过了几年,小和尚已经成了大和尚。
那天寺庙很多人,忙罢已经很晚了,吃饭时,大和尚问道,
“师傅,我都来了十年了,你什么都不讲,只是让我扫地,做饭,诵经。这就是佛法吗?”
老和尚弱弱回应到,
“你要是不太适应,可以下山。”
那顿饭老和尚并没有少吃,甚至比平时多了一勺。
大和尚想了想,还是留下吧!自己住了十年,已经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去处了。
继续扫地,烧饭,诵经。
这样又过了几年,师傅开始对他有一些微笑了。
平时扫地也会到旁边说一些过去的佛教典故引一些悟境。
大和尚听着笑着,不以为然,也时时接上几句反问。
大和尚没有因为老和尚的微笑而变化,依然继续扫地,烧饭,诵经。
香燃香尽,日出日落。
很快十多年又过去了。
老和尚有一天把大和尚叫到禅房,说,
“你来了三十年了,你已经可以下山了,自立门户吧。”
大和尚很吃惊,难道师傅不要我了?
老和尚接着说,“一个人能在寺院花那么长时间生活,一个人能在寺院三十年如一日的心无杂念的诵经,就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我的时日已至,圆寂之后,这个寺庙就交给你了,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下山,因为这个庙太小了。”
大和尚着急的说,“不,师傅,我不会离开这里。”
半个世经过去了,那个小寺庙已经变成了一座扬名海外的古刹,雄伟壮丽,大气恢弘。
有人说,只是因为小和尚那句“众生平等,你做得,我为什么做不得”才有今天的场面。
也有人说,人家老和尚的眼光独到,机缘好,就遇到了小和尚。
众说纷纭。悟透那个道理的人最终都有所成就。
姑且叫做“佛境”。
|
-
总评分: 枣币 + 2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