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 发表于 2018-1-22 15:29:02

熊二熊大 发表于 2018-1-22 11:32
知足吧,梁集大桥到后营,杜岗的那条路,有一小段交钱了,好几年不修。这几年车多了,都从前营走,路又窄, ...

这个地方已经是第二次修了,第一次还差,这次修,按上面的兄弟说,估计是水泥兑少了,照这样的情况来说,也管不了几年,即然政府都批下费用了,为什么不能把事情做好呢?你们那里还能错车,这条路,两边不培土,根本谈不上错车,等着过年堵吧!
都是熊集的,熊集的领导要过来看下了 ,工程质量让人担忧!

熊二熊大 发表于 2018-1-23 10:25:57

一个工程的承包,上上下下都打点到了。国情决定了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

大尾巴狼 发表于 2018-1-23 10:54:30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狼 于 2018-1-23 10:58 编辑

“村村通”是国家专项工程,是有来自上级财政的政策补助的。
但这个补助是你修路才有,不修路就没有。而且补助并非全额,如果按合格质量的预算,补助份额大致相当于6、7成的比例吧。如果想要修建完全合格的道路,不足的3、4成款项需要本地财政解决,也就是“中央出大头,地方出小头”。——这也是“村村通”政策制定的初衷。

但是现实的状况是地方财政不想出或者出不起这个“小头”,又不想白白看着上级的补助不要(如果不修就一分没有),于是就按上级补助的6、7成预算,修出了只有6、7成质量的道路。

这就是类似枣阳这种地区的“村村通”道路质量差的根本原因。
再加上其他的例如施工不当、车辆超载毁损等因素,恶果就会被放大、提前。

其实不止是“村村通”存在这种情况,水利、棚改……,也都同理。所以虎头蛇尾随处可见。

====================================================================
以上“6、7成”“3、4成”的说法并非准确数值,仅举例说明而已。据我所知,地方财政或多或少也是出了钱的,只是整体预算仍是不足的。

想个名字真费劲 发表于 2018-1-23 22:25:50

熊二熊大 发表于 2018-1-22 11:32
知足吧,梁集大桥到后营,杜岗的那条路,有一小段交钱了,好几年不修。这几年车多了,都从前营走,路又窄, ...

是的,听说很早以前就集资了,按户口人头交,老实巴交的农民把钱交了,路确没动静。苍蝇太多了,拍不完,这事彻查绝对是大案

想个名字真费劲 发表于 2018-1-23 22:31:04

免费给你修路还嫌不好,有肉还嫌毛,梁集大桥到杜岗那条路,刚建梁集桥的时候就跟周边村民收钱集资修路,结果钱交了,路没修,钱也不知道去哪了,那时候的官员真的是大爷,无法无天。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才修了2个月的路,如此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