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争取一个是一个,有些悲情就是抑郁表现,莫名的悲伤啊,呵呵,所以担心了些,想疏导悲情作品本人啊
谢谢杨老师点评,看了那个“老鳖之殇”我觉得那是一篇带有讽刺性的文章,跟祥林嫂有点像,我想作者主要是批判当下农村的一些笑贫不笑娼的歪风邪气还有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后一部分人就失去理智盲目拜金的社会风气,这种文章看后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大家都看到存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陋习,从我做起抵制陋习
本帖最后由 杨一刀 于 2017-8-14 13:38 编辑
九月天 发表于 2017-8-14 12:59
谢谢杨老师点评,看了那个“老鳖之殇”我觉得那是一篇带有讽刺性的文章,跟祥林嫂有点像,我想作者主要是 ...
讨论开来,我们思路慢慢清晰,不是否定人的七情六欲里的伤感,不是要推翻悲剧文学,时不时看到有文,年轻的都有了抑郁文章,没有主题,只有忧伤,见阳光明媚,鸟语花香都没有笑的情调,我真担心他们这样下去就是抑郁症。你品的很好,撒加那帖写得有担当,有思想,有内涵。我们还是常有积极向上乐观精神才好!你看了我写《落叶的秋冬》,凄凉的秋风扫落叶,写出乐观,写出开朗,写出奉献,写出知足,写出励志。怕悲情氛围要写忧伤到死掉人方休!传递正能量,传递好文,加油,从我们做起。 文学之路千千万,不可只挑一路行。杨师傅认为不可悲观,但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哦。我个人觉得各种流派不论悲观或者喜剧或者小资,这都是生活,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学也是。
我觉得不应该抵制悲情文学的,存在即是道理,不管是正能量也好,负能量也罢,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它们,是缺一不可的。
而且我认为适时的写一下悲情的东西可以倾诉一下自己的情绪,这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还是很有帮助的{:21_829:} 杨一刀 发表于 2017-8-14 13:36
讨论开来,我们思路慢慢清晰,不是否定人的七情六欲里的伤感,不是要推翻悲剧文学,时不时看到 ...
您的担心是多余的,选择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心情,是一种倾诉方式,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