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鼎 发表于 2017-4-26 22:41:04

春雨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正在飘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早上起来,天地间一片空濛。空气中湿漉漉的,路边花带中刚刚吐绿的冬青,在雨水的浸泡和冲刷之下显得分外的清新可人。
       老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的莅临,一定会有春雨的陪伴的。干了一个冬天的庄稼,正渴望着雨水的滋养与滋润呢。说实话,我也喜欢下雨的感觉。特别是春天的雨,柔柔的、细细的;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人以舒服和惬意的感觉。她既没有夏雨的突如其来与酣畅淋漓,也没有秋雨的千回百转与柔肠百结。春雨,恰象是袅娜多姿的姑娘含羞顾盼,千呼万唤始出来!有人说,“雨是诗的灵魂”,那么,“春雨”又是“诗”的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下面的诗句中找寻出答案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等等,关于与“春雨”相关的诗句信手拈来,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是多情的春雨,滋润了广袤的大地,滋润了世界的万事万物;更是多情的春雨,赋予了诗人以智慧和灵感,让他们写出了传颂千古的佳句来!哦,却原来,“春雨”乃是“诗魂”中的“魂”,难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春雨”而作出了咏叹万世的感怀呢!
       然而,正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春雨也有着她的两面性!唐朝时,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选自《贞观政要》)。许敬宗面对李世民的“刁难”之问,巧妙地避开“危险”,以“春雨”和“秋月”的两面性来借物喻人,可以说比喻之精当前无古人,令人拍案叫绝!
       春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的思绪也随着飘飘洒洒的春雨落入了丰腴的大地,慰藉着孤寂的灵魂,植生出些许的梦想来!

未婚先有子 发表于 2017-4-27 09:21:30

春雨? 谷雨吧 节奏好像不对哦。

姚福兰 发表于 2017-4-27 09:22:25

本帖最后由 姚福兰 于 2017-4-27 10:59 编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是楼主,"雨"怎么成为了"诗的灵魂"?

丁鼎 发表于 2017-4-27 15:20:42

未婚先有子 发表于 2017-4-27 0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春雨? 谷雨吧 节奏好像不对哦。

春雨是一种天象,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者不同,而我要描述与表达的是春天的一种天象,有什么不对呢?

丁鼎 发表于 2017-4-27 15:22:28

姚福兰 发表于 2017-4-27 0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是楼主,"雨"怎么成为了"诗的灵魂"?

这只是写作人自身感触而已,每个人对自然事物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不必苛求千篇一律,你说呢?

姚福兰 发表于 2017-4-27 16:15:32

只是有些突兀,我印象中,"雨因为诗而有了灵魂","诗因为雨而盎然春意"。

丁鼎 发表于 2017-4-27 16:55:25

姚福兰 发表于 2017-4-27 16: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是有些突兀,我印象中,"雨因为诗而有了灵魂","诗因为雨而盎然春意"。

谢谢你的耐心指点,祝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雨